为进一步深化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文明根脉的认知,激发广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情,厚植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5月8日下午,人文学院在博思楼B314举办了“人文大讲堂”系列之《黄帝与黄帝祭祀文化》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何炳武先生进行分享。人文学院院长方亭、设计系教授周鸣勇及我校学生100余人到场参与聆听,讲座由人文学院副院长方松林主持。
讲座伊始,方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向学生隆重介绍了主讲人何炳武先生,并代表学院表示热烈欢迎。她讲到,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学术分享,更是一堂生动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课,鼓励学生以讲座为契机,深入研读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厚植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随后,何炳武以“黄帝:中华文明的精神原点”为主线,从五大维度展开系统阐述。他结合文献学、考古学与人类学三重论证,从学术研究角度科学严谨地阐释了黄帝作为“人文初祖”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开创性贡献,剖析了黄帝文化中所蕴含的团结凝聚、开拓创新的精神,呼吁当代大学生以更加开拓创新的精神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黄帝文化不是尘封的典籍,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基因。从图腾纹样到礼仪规范,它的时代演变见证着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活力”。轩辕黄帝功绩卓著,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历朝历代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祭祀活动,其目的正在于缅怀先祖,颂扬始祖的丰功伟绩。讲座尾声,何炳武为学生展示了各地黄帝陵祭祀的影像资料,全景式呈现了这一文化传统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在互动交流环节,在场学生及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提出关于黄帝时期图腾与纹样、当代祭祀礼仪、黄帝文化文创设计普及推广等问题。针对师生们的提问,何炳武分别从图腾纹样历史演变、祭祀礼仪规范、设计活化再生的角度,为大家做出了精彩解答。

本次讲座兼融学术性与科普性,进一步深化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深入理解,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我们既要注重发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更需要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发扬团结凝聚、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人文学院将持续推进“人文大讲堂”系列活动,为培育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思维的新时代大学生蓄力赋能。
- 文字:李卓桐
- 图片:高天麟
- 编辑:戚晓波
- 审核:余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