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搭建师生间常态化交流平台,帮助学生科学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持续推进学风建设工作,11月7日上午,学院在“一站式”社区启心活动室举行第十七期“师”“化”实说活动。本期邀请“全国模范教师”、二级教授黄风林担任主讲,围绕“谁的大学不迷茫”这一主题,与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乔晓主持,2025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代表参加。

一.名师导航:外在和内化的成长之旅
黄老师结合自身大学生涯规划,分享了从初入校园的青涩到心态成熟的成长历程。他直言,迷茫是大学生普遍会遇到的状态,关键在于如何正视并找到方向。黄老师以亲身经历启发同学们,大学不是虚荣的竞技场,而是自我修炼的清净地。只有从追求外在成功转向内在成长,接受起点的不同,专注于学业与自我提升,才能摆脱迷茫,专注自己的方向。
二、双向启迪:主观能动与客观条件的和谐共融
黄老师进一步剖析了同学们迷茫的原因之一——学习模式的转变。他精辟地比较了初高中与大学学习的本质差异,指出前者知识体系固定,目标单一明确;而后者则是一场探索未知的旅程,强调自主性、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黄老师坦诚自己的成长背景并不优越,但他从未抱怨,而是将有限资源化作前进的动力。他鼓励同学们迅速适应大学学习,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学会自主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和实验室等平台,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他鼓励同学们:“每个人的起点或许不同,但奋斗的机会均等。大学是我们重塑自我、跨越发展的最佳舞台。”
三、目标确定:宏观规划到微观实践的坚定前行
黄老师强调,确立目标是摆脱迷茫的关键。他提倡同学们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他风趣地建议,一方面,应将阅读视为“长期投资”,通过专业书籍深化知识、文学作品丰富情感、传记故事汲取勇气,以书籍涵养气质、提升认知;另一方面,要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益友”,在相互鼓励中保持初心、克服惰性。阅读使人内敛,交友使人开放,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拓宽成长的格局。

此次面对面交流,摒弃了空洞的理论,在“大先生”的成长感悟中提供成长思路,在师生互动总增进情感、凝聚共识、汲取智慧。“师”“化”实说是在学院“教授下午茶”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扩容后的名称,传承延续“下午茶”的活动形式,增加了参与老师人数、灵活了活动时间,以期在更大范围、更广维度实现思维碰撞、启迪学子成长。
- 文字:院融媒体中心
- 图片:院融媒体中心
- 编辑:王蓉
- 审核:乔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