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

邮件系统 信息公开 ENGLISH Русски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内动态 >> 正文

西安石油大学成功举办第三期教职工应急救护培训班 筑牢校园生命安全防线

作者:校医院 发布时间:2025-11-18 22:49:17 浏览:

为全面提升校园应急保障能力,扎实推进第三批“急救校园”建设落地生效,2025年11月18日下午,鄠邑区红十字会、校工会、校医院共同开展第三期教职工应急救护专项培训。活动以“普及急救知识、强化实操技能”为核心,吸引全校50余名教职工积极参与,通过专业化培训让更多教职工作为校园突发情况的“首响应者”,为师生生命安全注入专业保障。

开班仪式凝聚共识,锚定培训核心目标

开班仪式上,校医院副院长成怡敏宣布培训班正式启动,校医院急救负责人伍晓燕作培训动员及要求,明确培训纪律规范、核心学习目标与严格考核标准,为培训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筑牢基础。

校工会副主席王钧强调,急救技能是守护生命的“关键钥匙”,紧急时刻的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安危。他寄语参训教职工,要珍惜系统学习机会,熟练掌握规范急救技能,既筑牢自身安全防线,更能在突发情况中挺身而出,为患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以实际行动践行共建“幸福西石大”的社会责任担当。

 

校医院副院长李文霞指出,应急救护是校园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教职工作为校园关键群体,掌握急救技能对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学生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她还向全体参训教职工详细介绍了校园内AED的具体放置位置,方便大家在突发情况时快速定位、及时取用。本次培训旨在通过“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推动急救知识在校园内广泛普及与规范应用,助力构建“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校园安全文化生态。 

 理论实操深度融合,精准破解学习痛点

本次培训由校医院伍晓燕主任领衔的专业急救师资团队全程授课,创新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沉浸式教学模式。理论讲解环节,谭亚讲师结合真实急救案例,以生动通俗的语言重点解读心肺复苏(CPR)核心要点,详细阐释患者意识、呼吸、心跳的科学判断方法,明确胸外按压的部位、深度、频率标准及人工通气的操作要领;同时系统介绍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工作原理、在心脏骤停抢救中的关键作用,提炼“听它说,跟它做”的实操原则,并针对成人、儿童及婴幼儿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分层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科学原理及安全注意事项,为实操演练筑牢坚实理论基础。

实操演练作为培训核心环节,参训教职工在讲师“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借助专业模拟人教具和AED训练机,全程沉浸式模拟心肺复苏与AED规范操作流程,每一个动作都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主动请教操作难点,反复打磨细节动作,现场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有效破解了急救知识“难懂、难用”的痛点问题。

考核认证夯实成效,构建常态化普及机制

经过系统培训与严格考核,50余名参训教职工全部顺利通过实操技能与理论知识双重测试,并成功获得“CPR+AED”专业培训证书,真正实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参训教职工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既系统掌握了关键急救技能,又显著增强了应对突发情况的底气与信心,未来将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生活中,主动传播急救理念、带动身边人学习急救技能。

此次第三期教职工应急救护培训,是学校践行“生命至上”理念、推进“急救校园”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下一步,校医院将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深化合作,建立健全急救培训常态化机制,不断扩大培训覆盖范围,推动急救知识与健康防护知识全员普及,全力构建“人人懂急救、人人会急救、人人敢急救”的安全校园格局,让急救力量融入校园每一个角落,为师生生命安全筑牢坚不可摧的屏障。

 

 

  • 文字:伍晓燕 谭亚
  • 图片:谭亚

  • 编辑:詹华斌
  • 审核:李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