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西安石油大学2026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方案》的指示精神,体育学院于10月30日召开2026年度国家基金与教育部项目申报动员会暨经验分享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院长李寿邦主持,我院14名教师参会。

李寿邦院长首先回顾总结了近三年体育学院在课题申报、立项和论文发表方面的情况,带领与会教师集体学习学校申报工作方案,明确学院将建立“课题培育—团队组建”的工作进程,打造2026年度项目申报梯队。
针对近五年国家基金与教育部项目的申报与立项现状,会议分析了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动态、新趋势与新需求。基于教师不同研究领域和专长,学院初步草拟了研究选题,并将任务分派至个人,实现精准到人的申报策略。
李寿邦在动员部署中强调,国家基金是衡量科研实力与师资水平的关键指标。学院将分类确定申报重点群体,靶向到人到团队,分级开展动员,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全程助力教师提升申报质量。后续学院将组织系列专家辅导、专题培训与材料打磨活动,强化组织保障,确保申报工作取得实效。
针对不同职称教师,学院制定了梯次发展目标:博士教师应冲击国家级项目,硕士教师需申报省级以上项目,形成层次分明的申报格局。这一举措旨在充分发挥学院各层次教师的科研潜力。

会议最后,侯令忠教授分享了其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宝贵经验。他从课题申报流程、申报基本要求、申请书撰写到选题策略进行了系统讲解。侯教授特别鼓励青年博士教师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品质,勤勉笃行,深耕自己的研究领域。经验分享环节强调了四个关键要素:选题质量、论证水平、研究基础和反复打磨。成功的课题申报需要聚焦学科前沿,同时紧扣政策导向与社会需求,突出研究的创新性与应用价值。
本次动员会标志着体育学院2026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全面启动。学院将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建立申报项目跟踪机制,及时了解教师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协助解决。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鼓励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特别是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寻求资深教师指导,不断提升申报书撰写质量。这种“苦练内功、巧借外力”的工作思路,将有助于形成科研合力。
未来体育学院将持续优化科研支持机制,围绕2026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学院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软实力,为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会议不仅是申报工作的“部署会”,更是一场凝聚体育学科科研力量的“凝心会”,为学院在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