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工作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与培育时代新人的双重使命。社会实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更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既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扎根基层、践行使命的广阔场域,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知行合一、学用相长”的实践要求。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2名在读硕士组成的实践团队,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紧扣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时代节点与乡村振兴战略核心诉求,在陕西省、吉林省多地乡村开展红色基因传承、产业振兴调研与文化生态融合实践。此次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理论联系实际”优良传统的生动践行,也是青年学予以专业学识回应乡村发展需求、以实践行动诠释社会责任的一次深度探索,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反思,为高校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的精准对接提供了有益参照。
一、实践团队基本情况
实践团队成员由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学院在读硕士12名成员组成,详见表1。
表1团队成员基本情况
序号 |
姓名 |
团队角色 |
政治面貌 |
专业方向 |
负责事宜 |
1 |
张林琳 |
队长 |
中共党员 |
思想政治教育 |
项目负责人 |
2 |
李媛 |
成员 |
中共党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讲课视频整理 |
3 |
权夏楠 |
成员 |
中共党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采访视频整理 |
4 |
郭莹禛 |
成员 |
中共党员 |
思想政治教育 |
通讯稿 |
5 |
马欣汝 |
成员 |
中共党员 |
思想政治教育 |
PPT制作 |
6 |
王姗 |
成员 |
中共预备党员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讲课视频整理 |
7 |
张娜 |
成员 |
中共党员 |
思想政治教育 |
照片、文件整理 |
8 |
叶文琪 |
成员 |
共青团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通讯稿 |
9 |
安明瑶 |
成员 |
共青团员 |
思想政治教育 |
访谈记录整理 |
10 |
李奕蓓 |
成员 |
共青团员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照片、文件整理 |
11 |
王媛 |
成员 |
共青团员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访谈记录整理 |
12 |
王大雨 |
成员 |
共青团员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PPT制作 |
二、实践具体内容及过程
(一)红色基因传承:历史课堂的当代回响
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实践团深入陕西省内4所村镇学校、2个社区开展主题宣讲活动。针对不同受众特点,设计差异化教育内容,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将历史认知与情感共鸣有机结合,深化红色精神传承实效。
1.校园红色宣讲
6月下旬,实践团以“西安事变”为切入点,为4所学校200余名小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乾县明德小学,通过纪录片展现抗战英勇的事迹,阐释“岁月静好源于负重前行”内涵;在鄠邑区周贵坊小学,则聚焦情感共鸣,借助人物家国故事与历史影像,深化精神感知;在澄城县安里镇学校,采用“问题链”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并设“历史问答角”激发兴趣;在韩城市板桥村小学,运用“双师教学+多媒体沉浸”模式,系统构建认知框架,强化互动体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历史认知与情感共鸣的融合度。

图2-1实践团在4所学校合影留念

图2-2实践团赴多所学校授课教学
2.社区红色课堂
深耕校园红色教育的同时,实践团面向安康市紫阳县西关社区、东城门社区50余名学生开展了红色文化教育宣讲活动,以本地红色资源为依托,聚焦长征精神的当代传承。通过生动解读《七律·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经典诗句,结合“红军过草地,煮皮带充饥,高唱战歌”等真实历史细节,将宏大叙事具象化,深刻阐释红军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各场教学活动均辅以珍贵历史影像资料,并通过全体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有效升华了教育效果,在学生心中厚植了爱国情怀与感恩之心。

图2-3实践团在紫阳社区开展宣讲活动
(二)产业振兴调研:乡村产业发展现状探索
调研活动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红色资源利用等核心议题,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等方式,深入不同类型乡村与企业,全方位掌握乡村振兴实践现状。
6月19日,实践团赴咸阳市永寿县坚固村开展乡村访谈活动,与村干部座谈,了解村庄历史、特色农业成效及面临的产业规模化、品牌化与人才留存挑战。走进村民家中,聆听村民讲述抗战故事。通过此次乡村访谈活动,实践团成员不仅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抗战精神教育,也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图2-4实践团与坚固村村干部、村民走访座谈
实践团发现不同村庄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也面临着共性与个性并存的难题。在铜川市宜君县皇后村,实践团系统考察了周恩来留宿处、中共红宜县委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追溯革命历史;深入哭泉遗址,挖掘孟姜女传说与梯田生态的文化内涵;走访农产品电商直播中心及生态果园,调研产业振兴模式。

图2-5实践团皇后村合影留念

图2-6实践团在皇后村访谈交流
7月下旬,实践团深入紫阳县汉王镇农安村和焕古镇腊竹村,围绕茶产业发展现状开展调研。成员们在农安村座谈时获悉,该村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标准化生产与文旅融合形成双轮驱动,已有5户村民返乡创业成功带动周边发展。随后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腊竹村茶园,考察种植、生产、销售全链条,重点关注其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并结合村庄规划、空间结构与自然山水格局,综合探寻乡村振兴路径。
在紫焕茶叶有限公司车间,实践团近距离观察茶叶的杀青、揉捻等加工流程,了解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应用对保留茶文化精髓、提升产业活力的作用。基于深入的调研交流,实践团与紫焕茶叶有限公司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标志着校企合作迈出坚实步伐,为紫阳县乡村振兴注入“高校力量”。

图2-7实践团与紫焕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交流座谈并举行挂牌仪式
实践团于紫阳县特色产业园区——黄桃产业园,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成员们实地参观标准化黄桃种植基地,围绕黄桃的种植技术、采摘标准、加工流程以及销售渠道等全链条环节展开深度调研。调研过程中,黄桃产业园的标准化种植、电商销售等现代化生产模式,使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力量。调研结束后,腊竹村村委会代表与实践团成员在腊竹村村委会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图2-8实践团与黄桃产业园区工作人员交流互动
实践团成员前往长春市绿园区永跃村,在村干部的全程带领下,聚焦当地特色西瓜产业开展实地调研。调研过程中,成员们不仅深入田间了解西瓜种植规模、产销模式等产业发展情况,还走进村民群体开展走访座谈,详细了解村民的家庭成员构成、主要收入来源、生活保障现状等基础信息。
期间,实践团特意前往一户2016年已实现脱贫的村民家中探访。据村干部介绍,该家庭的农产品销售一直得到村级组织的精准帮扶,通过搭建产销对接渠道、协助拓展销售平台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外销难题,为家庭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2-9实践团成员在长春市绿园区永跃村展开调研
(三)公益组织探访:市级民生服务的实践与温度感知
实践团成员首先走进松原市海洋之家志愿者协会,重点围绕公益教育的开展模式与实施路径展开学习交流。期间,双方就“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事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洽谈,内容涵盖基地的目标规划、日常运行机制、实践活动设计及安全保障措施等关键环节。
经过充分沟通,双方在合作方向与具体落地细节上达成高度共识,并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书。仪式最后,松原市海洋之家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退役军人分会会长刘宏飞,与实践团成员代表共同为西安石油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双方的公益合作与实践育人工作正式启动。

图2-10“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签约
三、实践成果
实践活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要求,采取教育宣讲和实地调研2种形式进行实践活动。宣讲活动共涉及陕西省6个县,包括乾县明德小学、鄠邑区周贵坊小学、澄城县安里镇学校、韩城市板桥村小学4所乡村学校及紫阳县西关社区、东城门社区,直接惠及300余名小学生。调研活动共涉及陕西省、吉林省6县1镇,走访包括政府、社区、生态果园和特色景点等10余处地点,调研访谈对象超200人。现将此次实践活动成果进行整合汇总,共计8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育宣讲成果
共制作教学视频4份,微党课视频3份。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践团制作完成4份教学视频,并将其进行转化形成微党课视频,逐步构建长期可供借鉴的红色教育资源库。

图6-1-1教学视频4份

图3-1微党课视频3份
(二)调研实践成果
1.设计调研问卷2种,共回收有效问卷192份
活动前期实践团成员根据“乡村振兴”和“抗战精神教育”设计2种问卷,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发放调研。其中,《关于不同阶段学生群体抗战精神教育的调查问卷》(详见附件1)共回收有效问卷89份,《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发展问卷调查》(详见附件2)共回收有效问卷103份,为实践活动提供数据支持。

图3-2调研问卷
2.调研资料1份
根据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及时总结感悟,形成调研资料1份,其中包含实践日志14份,心得体会11份等材料。


图3-3实践日志14份图3-4心得体会11份
3.期刊论文2篇
根据实践内容和具体收获,实践团成员权夏楠、王姗分别撰写并发表《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索》与《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2篇论文,促进了实践成果转化。

图3-5论文成果2篇
(三)合作与传播成果
1.媒体报道18篇
实践活动受到多家媒体报道:国家级报道3篇、市级报道1篇、校级报道5篇、院级报道3篇、县级报道4篇,乡镇级报道1篇,企业报道1篇,扩大了实践活动影响力。

图3-6媒体报道17篇
2.相关人士题词8幅
社会实践活动得到田永华等多名社会人士亲笔题词鼓励,并对项目实践过程和效果做出高度评价,其教育价值与社会意义获得广泛传播。

图3-7相关人士题词8幅
3.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合作3处
实践团分别与焕古镇腊竹村、紫焕茶叶有限公司、松原市海洋之家志愿者协会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并签署基地共建意向书,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图3-8实践团与焕古镇腊竹村举行挂牌仪式并签署基地共建意向书

图3-9实践团与紫焕茶叶有限公司举行挂牌仪式并签署基地共建意向书

图3-10实践团与松原市海洋之家志愿者协会举行挂牌仪式并签署基地共建意向书
4.实践单位评价信2份
此次实践活动获得安康市紫阳团县委、紫阳县东城门社区的高度赞扬,并对实践过程和成效意义给予肯定,出具评价信2份。

图3-11实践单位评价信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