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长庆油田设计院水环境设计部党支部的邀请,2025年7月24日,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党支部与长庆油田设计院水环境设计部党支部联合开展“寻根铁人路 碧水砺担当”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追寻红色基因、参观学习、座谈交流,推动铁人精神与油田水环境保护理念深度融合。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孙会珠、副书记乔晓、环境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屈撑囤、化工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黄风林以及环境工程系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由环境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屈撑囤教授主持。
寻根:铁人纪念馆里的精神洗礼
上午,两个单位的支部党员前往鄠邑校区铁人纪念馆和校史馆进行参观学习。全体党员跟随讲解员的讲述,在一件件斑驳工装、一幅幅历史照片前驻足凝视。“铁人笔记”手稿中“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复原场景中“人拉肩扛”搬运钻机的震撼画面,生动再现了王进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历程。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深刻地体会到铁人精神是融入石油血脉的基因,更是新时代油气田环保工作者攻坚克难的灯塔。

砺行:铁人精神的力量源泉
为深入体悟铁人精神的当代传承,两个支部的党员参观完铁人纪念馆,下午,大家又来到雁塔校区铁人广场,全体党员面对铁人王进喜的雕像,在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乔晓同志的带领下,大家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化作实干担当的力量源泉,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注入新动能。

融合:红色基因赋能绿色发展
下午,在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召开了党建共建座谈会,双方以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展开研讨。会上,化学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全国模范教师黄风林,结合所在支部党建双创建设情况,线上通过“党建聚民心、党建汇众力、党建促发展”三个角度分享了化工系教工党支部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专业认证、队伍建设、产教融合、科技扶贫等方面的工作,交流了抓党建促工作的思考与实践。环境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屈撑囤介绍了支部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支部党员在教学、科研、油田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环境支部在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和油气田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应用成果,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和党建共建,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合作空间,共同为油气田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乔晓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情况,以及学院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了铁人精神的内涵教育,希望在实习实践、学生就业等方面能与企业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长庆油田设计院水环境设计支部书记种法国在交流中指出,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意义非凡,让我们感慨颇多,让我们在思想上充电,在行动上对标,收获很多,通过参观学习,我们将把铁人精神蕴含的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希望强化校企合作,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长庆油田设计院水环境部总经理郭志强在讲话中强调,西安石油大学和长庆油田有着共同的石油文化基因,更有着长期合作的历史渊源,企业以应用为主,学校以研发为主,我们可以通过党建搭建合作平台,进行业务帮扶和相关课题的攻关,同时在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孙会珠在讲话中指出,长庆油田设计院水环境设计部党支部与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党支部在油气田生产实践中工作对象高度重合,科学方向深度协同,具备深化合作的坚实基础和精确方向。希望双方继续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落地、人才培养与行业服务双向赋能。也希望环境系教师不断提升理论与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的效率,紧贴行业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引导青年博士教师走进企业,增强现场工程实践经验,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同时,孙会珠还向长庆油田设计院水环境部赠送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概论》书籍。

座谈会结束后,在党支部书记屈撑囤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西安石油大学现代分析检测中心和陕西省油气田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现场就分析检测、油田污水治理等开展合作交流。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以“寻根”溯精神之源,以“砺行”促知行合一,推动石油工业红色基因与油田水环境保护绿色使命深度融合。两个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共建机制,将铁人精神中“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内核,转化为攻克油田污染治理难题的实际行动,增强校企深度合作,为建设美丽中国书写“碧水丹心”的新时代答卷。
- 文字:李超伟
- 图片:鱼涛、李超伟
- 编辑:李超伟
- 审核:孙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