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

邮件系统 信息公开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内动态 >> 正文

外国语学院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俄译传播讲座

作者:外国语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19 14:29:41 浏览:

5月16日,外国语学院博雅讲坛第九期在鄠邑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顺利举行。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关秀娟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做了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俄译传播”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俄语专业负责人孙婷副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伊始,关秀娟教授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切入点,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性。她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外语学习者肩负的重要使命与担当。关教授的这一论述,为在场师生明确了外语学习者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努力方向。

随后,关教授围绕中国影视俄译传播、中国儿童文学俄译传播、中国武术俄译传播三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在谈及中国影视俄译传播时,她提到,近年来随着中俄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影视作品被译介到俄罗斯。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还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形象,让俄罗斯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例如,一些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的纪录片,在俄罗斯播出后受到广泛好评,成为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

对于中国儿童文学俄译传播,关教授表示,儿童文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民间故事、传统美德、历史典故等。将这些作品翻译成俄语,不仅能让俄罗斯儿童领略中国儿童文学的魅力,还能在他们心中播下中华文化的种子。她列举了多部成功译介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俄罗斯的出版和传播,为中俄儿童的心灵沟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在分析中国武术俄译传播时,关教授指出,中国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技能,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俄罗斯对中国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开始学习中国武术,相关的教学机构和赛事也逐渐增多。关教授强调,在武术俄译传播过程中,不仅要准确翻译武术术语,更要深入阐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让俄罗斯民众真正理解和喜爱中国武术。

讲座过程中,关秀娟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引用大量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俄译传播的要点和方法。她与在场师生积极互动,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场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最后,孙婷副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她表示,关秀娟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深刻,为外国语学院师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俄译传播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外语学习者的使命与担当,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外国语学院此次博雅讲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与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提升了大家的俄语翻译实践水平,增强了跨文化传播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俄译传播的热情和责任感。外国语学院将继续举办各类学术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推动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发展。

【专家简介】

关秀娟,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1975年出生,辽宁沈阳人。1999年、200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就职于黑龙江大学,2005-2006年赴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访学,2019年赴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访学。现任俄语学院副院长,兼任黑龙江省俄语学会秘书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项,主持省级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4部,译著3部,主编教材5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省级以上奖励10余项。获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佳作奖,黑龙江省外语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文字:管义珅
  • 图片:孙婷

  • 编辑:王潇
  • 审核: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