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我校第十四期终南山讲坛在鄠邑校区图书馆弘石学术报告厅举行。国际著名数据科学技术权威专家,牛津大学教授、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Mayer-Schönberger)教授受邀作了题为“Decision-Making in the Age of Ai”(人工智能时代的决策)的学术报告,带来了一场关于数据、AI与人类决策智慧的学术盛宴。科研处、计算机学院有关负责人,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师生等近400人参加报告。

报告会前,校长王进富在鄠邑校区图书馆接待室会见舍恩伯格教授。副校长张骁勇参加会见。

王进富代表学校对舍恩伯格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首先对能源行业面临的智慧化问题、中国智慧油气田开发发展现状及我校目前致力于人工智能教学科研体系的改革作了简要介绍,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提升我校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舍恩伯格教授对学校的邀请表达了感谢,并围绕我校油气能源、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科研、人才培养等提出了建议。

讲座以一系列互动问题开场,通过全球贫困、儿童疫苗接种率及收入分配等现实议题,引出人类决策常受错误信息干扰的现状,反映出决策过程中信息质量的重要性。舍恩伯格教授指出,数据是AI时代决策的原材料,但“拥有数据”和“利用数据”是两个维度,强调了数据的价值不在于存储,而在于流动和分析,唯有激活“沉睡数据”,才能为决策提供精准支撑,而AI的出现为处理数据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舍恩伯格教授从辩证角度,肯定了AI在重复性、高数据密度决策场景的绝对优势,同时又警示了其可能带来的陷阱。他将焦点回归人类特有的心智模型,提出了AI能优化已知决策,但人类能创造未知选项的论断。讲座尾声,舍恩伯格教授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决策,是一场数据效率与人类想象力的共舞。他呼吁,我们要用数据和AI夯实决策的地基,更要用人类的想象力搭建决策的穹顶。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师生围绕AI决策偏差防控、信息过载应对、AI与人类决策边界等问题踊跃发言。舍恩伯格教授通过分享个人研究经历,详细耐心地解答了师生的疑问。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对未来决策范式的探索。本次讲坛的顺利举办,为师生们在能源与信息交叉领域的科研决策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培养具有“数据思维+创新想象力”的复合型人才指明了方向。
- 文字:张留美 毕刚
- 图片:邱闽晨
- 编辑:邱闽晨
- 审核:刘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