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校园应急保障能力,筑牢师生生命安全防线,夯实幸福西石大建设的安全根基,推动第三批“急救校园”建设落地见效,2025年11月5日下午,西安市鄠邑区红十字会、校工会与校医院联合开展第二期教职工应急救护专项培训,40余名教职工(以后勤工作人员为主)踊跃参与,以专业赋能注入安全动能。同步开展学校卫生消毒处置及出血热、病媒生物防治科普讲座,以专业赋能全方位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开班仪式:锚定使命,凝聚共建共识
校工会副主席王钧在开班仪式上强调,教职工作为校园突发情况的“首响应者”。提升教职工应急救护能力,既是抢抓“黄金救援4分钟”、降低突发事件危害的关键抓手,更是推进第三批“急救校园”建设、守护师生安康的核心举措,唯有筑牢安全屏障,方能让幸福底色更鲜明。

校医院副院长李文霞主持培训并指出,校园安全无小事,教职工掌握规范急救技能既是保障自身安全的基础需求,更是守护师生生命、共建幸福西石大的社会责任。她寄语全体参训教职工珍惜专业培训机会,切实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以“人人会急救”的担当赋能“急救校园”建设,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理论讲解:专业解构,夯实知识底座
本次培训由校医院伍晓燕主任领衔的急救师资团队授课,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沉浸式教学模式。理论环节中,海春会讲师结合真实应急案例,以生动通俗的语言,系统解析心肺复苏(CPR)核心要点、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原理、气道异物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处置流程等关键知识,为参训教职工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急救理论体系,储备专业知识力量。同步开展的科普讲座,围绕学校卫生消毒规范、出血热防控要点、病媒生物防治技巧展开,进一步丰富教职工健康防护知识储备。


实操演练:精准指导,锤炼实战硬功
实操演练环节,40余名参训教职工分为8组,在9名讲师“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借助模拟人教具和AED训练机,全程模拟心肺复苏与AED规范操作。从环境安全评估、意识状态判断、紧急呼救求援,到胸外按压、人工呼吸、AED精准使用,每一步均严格遵循行业标准流程。教职工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反复打磨操作细节,力求精准掌握急救技能,现场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锤炼急救本领。





实操考核:全员通关,筑牢安全屏障
培训尾声,40余名参训教职工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规范的实操技能,全部顺利通过考核,均取得“CPR+AED”专业培训证书。大家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有效破解了急救知识“难懂、难用”的痛点,深刻认识到急救技能是守护自身与他人幸福的“必备技能”。未来将主动发挥“移动安全站”作用,用专业技能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此次培训是学校践行“生命至上”理念、推进第三批“急救校园”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下一步,校医院将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机制,扩大覆盖范围,推动急救知识和健康防护知识全员普及,全力构建“人人懂急救、人人会急救、人人敢急救”的安全校园生态,让急救力量融入校园每一个角落,注入坚实的安全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