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师 校友 访客

邮件系统 信息公开 ENGLISH Русски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内动态 >> 正文

人文学院研究生在2025年“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活动(西北片区)中喜获佳绩

作者:人文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4 11:18:21 浏览:


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由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联合主办的“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活动(西北片区)在陕西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我校人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赵月、李函、杜若萱、胡艺龄以及留学生简爱克组成的学生团队荣获“多模态教学优秀团队”奖。

本次活动以“教学聚能・智慧领航”为核心,吸引了西北五省(区)16所高校的30余支队伍参与,经过评审,最终有20支团队(9支教师团队、11支学生团队)参加片区展演环节,现场200余位师生观摩交流,既展现了西部汉教的专业风采与创新活力,更以语言为桥传承丝路文明,为区域乃至全国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活动通过教学设计说课、课堂片段展示、专家点评问答三大核心环节,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汉语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素养与灵活应变能力。现场评审团由北京师范大学王学松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石洛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叶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宋继华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张艳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金晓艳教授、广西师范大学韩明教授等7位专家组成,涵盖国际中文教育、中华文化传播、数字化人工智能运用等多个专业维度,确保评审的专业性与公正性。

我校研究生团队在柯卓英教授指导下,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打磨,完成了“保护地球母亲”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一系列交流材料。该课堂教学针对HSK3级泰国学生的语言水平与认知特点,讲解了8个核心词汇的读音和意义,以及递进句式“不但…… 而且”的语义功能与结构形式,结合石油文化与“一带一路”文化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特点,帮助学生将中文和自身专业紧密结合。评审专家从互动鲜活、尊重学生主体性等角度进行了点评,认为课程设计以“游戏化、协作式、思辨型”互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模拟实践活动、情景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实际参与到讲练过程中。

此次获奖是人文学院人才培养效果的又一重要体现。长期以来,人文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主动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将多模态教学、智能技术应用等前沿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体系优化、实践平台搭建、校企协同育人等多种途径,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深耕国际中文教育领域,聚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更多兼具语言教学能力、文化传播素养与跨文化交际智慧的复合型人才,为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西石大力量。


  • 文字:刘福兴
  • 图片:曾柱

  • 编辑:戚晓波
  • 审核:余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