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区域国别演讲大赛在杭州落下帷幕。马克思主义学院24级研究生陆雨萌和石油工程学院23级本科生施澜两位同学在外国语学院教师张磊指导下,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层层选拔和考验,斩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取得我校学子在该项竞赛中的历史性突破。外国语学院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获得优秀组织奖。


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自2019年起连续举办七届全国大学生区域国别演讲大赛,本届赛事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中山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浙江工业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承办。今年经前期个体报名、各校校内选拔推荐,共收到数百件初赛作品。9月,大赛组委会邀请来自区域国别研究、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组,对选手演讲稿进行初审。经评审,共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等66所大学的135位学生脱颖而出,入围11月1日在浙江工业大学举办的复赛与决赛。
大赛决赛分为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两个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深度以及临场心理素质。陆雨萌同学紧扣主题,结合自身专业学习与外语学习的实际,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充分展现了其扎实的语言功底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施澜同学身着石油工服,在舞台上诠释着对能源安全的担当,她既满怀“铁人精神”,又将个人志向与全球发展议题紧密接轨。两位同学引经据典、绘声绘色的表现获得了专家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自收到竞赛通知以来,外国语学院迅速响应、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启动校赛筹备工作,并通过多渠道动员、多形式指导,组织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形成了广泛动员、精心筹备、全员参与的良好竞赛氛围。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高层次学科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提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学院始终以开放、包容、创新理念推进区域国别学研究,持续提升该领域研究水平与影响力,助力我校区域国别学科繁荣发展。该项赛事获奖不仅展现并检验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升了学生专业实践与综合能力,更响应了国家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战略,加速“新文科” 人才培养进程,为我校相关学科建设与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