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在东方石油楼801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土库曼斯坦“鲁班工坊”师资培训首批外派教师行前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董皓,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赴土教师培训团团长沈鸿雁,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杨文阳,赴土教师培训团成员吴少波、赵济东、曹勃及科研处、国际处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颜庭星主持。

根据“鲁班工坊”工作任务安排,我校将与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联合派出首批赴土教师培训团,于7月13日至20日赴卡卡耶夫国际油气大学开展地质资源勘查、信息系统与技术两个专业的师资培训任务。我校培训教师分别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选派,其中地质专业教师2人、计算机专业教师1人、随行俄语翻译1人。
按照计划,此次首批外派教师培训团将在土库曼斯坦卡卡耶夫国际油气大学开展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与土方深入探讨“地质资源勘查”、“信息系统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赴中石油阿姆河天然气公司、川庆钻探土库曼斯坦分公司开展技术交流。
会上,董皓从我校承担的“鲁班工坊”建设任务的重要性、特殊性、扎实性三个维度强调了首批外派教师培训团的重要意义。她指出,我校“鲁班工坊”项目首创硕士-本科-职业教育全覆盖的培养体系,在“鲁班工坊”建设中具有示范作用,也是我校当前正全力推动的校党委“一校一策”中亚合作重点项目之一。希望教师培训团全体成员提高站位,发挥专业特长,展现中国教师良好形象,圆满完成此次师资培训任务。
赴土教师培训团教师代表吴少波教授在会上表示,将不负学校重托,全力以赴完成培训任务,为中土教育合作贡献力量。
颜庭星介绍了师资培训前期对接和行程安排情况,科研处代表对赴中石油驻土企业开展技术交流提供了建议议题,沈鸿雁、杨文阳副院长分别介绍了两个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初稿完成情况。
国际处外事专办员进行了团组出访专项培训,国际项目主管结合自身赴土经验,分享了土库曼斯坦当地文化习俗、交通出行等注意事项。
首批赴土教师培训团,是我校土库曼斯坦“鲁班工坊”建设2025年工作任务之一。按照建设计划,学校正加快推进“鲁班工坊”建设有关捐赠协议、实验室设备采购、装修设计方案等工作,力争尽快实现“地质资源勘查”、“信息系统与技术”两个实验室在土落地建成。
- 文字:鲍珊珊
- 图片:徐天雨
- 编辑:朱坤琳
- 审核:颜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