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36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组织师生走进延安革命旧址、深入油田生产一线,教育引导学生在革命旧址悟初心、油田一线长本领,这既是我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我校坚持石油精神办学、铁人精神育人、延安精神铸魂理念的最好体现,更是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的关键举措。根据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关于组织开展“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的通知》要求,11月8日、9日,副校长种宇宏,党委组织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继续教育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团委(团总支)书记代表,学生党支部书记及预备党员代表,第十八期校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干部培训班优秀学员代表,团学骨干代表,2025级班级团支部书记代表等500余名师生赴延安开展为期两天的教育实践活动,走进红色热土、沉浸式感悟延安精神内涵,现场接受石油精神教育,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11月8日上午,实践团在鄠邑校区集结出发。车程中,师生们分享自身对“延安精神”的理解感悟、开展红歌传唱活动,提前进行“理论预热”的同时,更让遥远的路途变得鲜活有趣。

11月8日下午,实践团抵达延安后,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和《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在讲解员的生动解说中,实践团师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从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中,感悟革命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


在宝塔山,大家仰望这座象征着延安精神的标志性建筑,在巍峨山势与红色底蕴的交融中,深刻体会“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深厚情感。当晚,师生共同观看情景教学《延安延安》,沉浸式感受延安时期的热血岁月与青春力量。

11月9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延长县的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分别前往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中国陆上第一座炼油厂旧址学习。师生们近距离观察老油井的构造与历史,聆听石油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开发油田的奋斗故事,进一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学习领会延长石油“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

11月9日下午,在张思德纪念广场,宝塔区委党校副校长郭随为实践团师生讲授《张思德精神与为人民服务讲话》,通过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学习张思德同志甘为人民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坚定了为人民、为国家奉献青春的理想信念。大家通过集体诵读《为人民服务》,重温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论述,深刻领悟“为人民服务”背后的初心使命与价值追求。


本次教育实践活动将红色教育与能源报国主题深度融合,通过实地参观、情景教学、现场研学等多种形式,师生代表在延安的红色熔炉中锤炼党性修养、于能源工业的历史印记中坚定专业信念。从革命圣地的精神滋养到能源报国的使命召唤,红色力量与家国情怀已转化为奋进动能,激励新时代石油学子以实干赓续红色血脉,在能源领域勇担时代使命、书写青春华章。
- 文字:付强
- 图片:大学生通讯社
- 编辑:武威
- 审核:王刚